季宝奎
来源:网络中心 作者:网络信息中心 阅读: 次 日期:2017-06-08
陈传瑜
季宝奎(1878~1960),名连宝,字宝奎,以字行。平度坵西村(今属蓼兰镇)人。著名山东落子①演唱艺人,以“飞咣咣季宝奎”享誉省内外。
季宝奎幼年身世十分可怜,其父季连聚(排“聚”字辈)双目失明,宝奎自小就为父亲外出说书领路。8岁起跟父母学打花棍,流落异乡卖唱乞讨。11岁父母接连去世,成为孤身乞儿。17岁到相邻的南孙家京剧学唱班唱“花脸”。一年后,因受不了班头打骂,改行“砸牛骨头”,沿街乞讨。家无寸土可耕,乞讨是他唯一的生路。25岁那年是他人生的转折点:毗邻的仁里家村说书艺人张召礼老先生听他乞讨时嗓音洪亮、口齿清楚、思维敏捷、善于应变,加之张老先生一片恻隐之心,收其为徒。从此,季宝奎改行干上了“江湖”(即说书)。
季宝奎大字不识一个,学说书决不是一件轻松事。旧时教“书”,有固定的“鼓儿词”,艺人们称“唱本儿”。季宝奎学艺的那个时代,无论是何曲种,传统书目基本上是《杨家将》、《呼家将》、《曹家将》、《隋唐演义》(也称《大隋唐》)、《三国演义》、《精忠说岳》(也称《说岳全传》)等老套本,都是从文人“话本”转化来的。师傅所教只能是“粗梁子”(艺人称“道子”,即提纲),顶多是“细梁子”(故事梗概),任何高明的师傅都不可能将原“话本”一成不变地教给你,演唱时就得由演员即兴编唱,艺人称“蹚水儿”,也叫“溜活儿”。徒弟学“溜活儿”全凭天长日久跟着师傅听、记、编,徒弟出息与否,关键看“溜活儿”的功夫。季宝奎有家父卖艺熏陶和学过京戏的根底,加之本身的天赋,很快就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地步。他说唱时书词流畅、“溜”得贴谱、抑扬顿挫、表情逼真,一部大书,长可三四个月说不完,短可一个晚上让你听个明白。尤其是他的短段儿,俗称“开(压)场段子”,形式灵活,取材小巧,一般是生活中的笑话故事;若说长篇大书,如《精忠说岳》,先来一小段《岳母刺字》,不过百来句,直奔主题,把岳飞的精忠家风做了厚实的铺垫,然后慢慢道来,回回相扣,引人入胜。
季宝奎对山东落子的最大贡献是他对传统说法进行了大胆改革,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也有独到之处。他从生动、幽默、有趣、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出发,认真斟酌内容的表述、声语的配合、手眼动作的快慢,力求恰如其分。他注意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有味又动情,可谓把死人说活。季宝奎的“咣咣书”在山东落子中独树一帜,在胶东一带极负声望。季宝奎一生演唱的曲目,除上述提及各种共有的曲目外,尚有《包公案》、《四杯记》、《刘公案》、《回龙传》、《双标记》及《呼延庆打擂》、《薛礼还家》、《炮打太清楼》等大小200余篇。
“季宝奎说书——交待得明白”这句歇后语,不仅在平度流传甚广,而且在潍坊以东地区也有着广泛的影响。所谓“交待得明白”,就是在说书中,做到首先把要说得内容、人物简介、重要情节向听众作出介绍,使人们对其所说的故事有个总的印象,以引起听众的兴趣。同时,在结尾时加以归纳,以有利于听者加深理解,从而收到更好的效果。这就是这句歇后语的来历和得以流传之所在,也是群众对季宝奎演唱艺术的评价。
季宝奎成名后,其演出方式也与一般曲艺艺人不同。他不“串门子”(走街串巷)、不“画锅”(在集市、庙会上撒一圈白灰占地盘),更不演“碰场儿”(遇有红白喜事、办寿、做生日等,用乞讨方式登门演唱)。他是属江湖上比较讲究、有资格的那一种。在济南、周村、潍县、青岛、烟台、莱阳等水陆码头,都是“占馆子”(即设一个固定说书场所),一“占”少则几个月,多则大半年;或是“赶堂会”,被官僚、宿贤、乡绅、望族或工商业大户请到家里演出;在平度,只有县城和蓼兰、兰底、古岘、白埠、崔家集等大的集镇赶山会时,才去“撂场”,设帐摆桌演出。因季宝奎社会知名度极高,颇受群众爱戴,在平度地盘上演出,时常是住宿主家不收店钱,吃饭不要饭钱。而季宝奎说书收钱,也是全凭自愿,多给少给不计较,没钱的白听也请便,从不为收钱斤斤计较,很讲江湖义气。
但在旧社会,曲艺艺人地位低贱,季宝奎声誉再高,也被视为“下九流”。1918年,季宝奎40岁时才结婚,生有二女,因常年外出说书,且无力抚养,只得将妻女寄养岳父家,自己单身流浪江湖。在山东曾风云一时的督军张宗昌和杂牌军司令刘振年都曾请季宝奎说过书,都只准让其站在一块土墼上说,而不能直接站在地上(旧社会称艺人为下九流,表示连立足之地也没有);一次,给国民党平度县县长张金铭说书,张金铭听得不顺耳,便破口大骂,季宝奎被砸了咣咣(艺人说书时用的一种金属乐器),轰出大门。
在解放前的40年里,尽管季宝奎演技高超,先后到过河北、河南两省和胶东一带十几个市、县演出,但也仅仅是换口饭吃而已。到头来,除了说书用的呱打板、大咣咣等器具之外,他还是两手空空,一无所有,创造的艺术财富更不可能得到应有的承认和重视。
解放以后,71岁的季宝奎才尝到了做“人”的滋味。他作为民间艺人的代表,多次被请到乡、区、县参加有关会议;政府组织20多人(有青岛、黄县、昌邑和本地的)随他学徒,继承他的演唱艺术。政治上的合理待遇,使季宝奎焕发了艺术青春。他根据别人念的材料,编演生动活泼的曲艺段子宣传《婚姻法》、抗美援朝、互助合作和党的方针政策,积极配合党的各项中心工作,受到了有关方面的赞扬。当时平东县一位文化科长曾这样夸他:“别人宣传婚姻法,下边说话的不住声,只要一换上季宝奎,立刻就没有了动静。”
1954年,季宝奎被推选为蓼兰县曲艺艺人协会会长。1955年,季宝奎被山东省曲艺改进协会(山东省曲艺家协会前身)吸收为会员,当选为理事会理事。1956年,平度、蓼兰两县合并后,任平度县曲艺艺人协会会长。1957年6月,已是79岁高龄的季宝奎作为特邀代表,参加山东省首届曲艺会演,演唱的《七郎被害》获荣誉奖,被授予奖章两枚。在荣誉面前,季宝奎没有陶醉,直到晚年他也没停止过说书。1959年,季宝奎身体渐衰,当时的生产队对他和老伴的生活进行了妥善安排,把他们当“五保户”供养。
1960年7月,村里召开社员大会,重病在身的季宝奎为报答政府和乡亲们的恩情,坚持带病登场演唱《黑松林》,只唱了一会儿便无法坚持。回家后,经医治无效,于次日晚去世。
注:
①山东落子亦称“山东洛子”、“莲花落”、“莲花乐”、“咣咣书”,是山东地方曲种,有三个流派,俗称三种“口”:一为“南口”,流行于鲁中南、鲁西南(代表艺人有刘本春、李合钧、侯永芝等),节奏缓慢多花腔,迂回曲折,大起大落,风格粗犷;二为“北口”,流行于黄河以北的鲁西北地区(代表艺人有崔玉臣、苟春盛、王教端等),重行腔变化,风格质朴。以上二“口”均以“慢口”行腔为主,听者需全神贯注方可听得明白。三为“东口”,初亦为“慢口”,以行腔为主,后经季宝奎改进,向长于叙事的“平口”发展,吸收山东快书、快板书等曲种的咬字吐音方法和掌握节奏、速度的技巧,突出清楚、平稳的特点,使听众不用费神即可听得明白。由此,产生了流行于大半个山东的歇后语:“季宝奎说书——交待得明白“,同时也奠定了季宝奎在曲艺界的特殊地位,成为“东口”山东落子的领军人物。
参考资料:
《山东省志•文化志》(1995年版)
《平度文史资料》第八辑(1992年版)
《中国戏曲曲艺词典》(1981年版)